為了解決高速公路收費站經常的擁塞。台灣將國外行之有成的「ETC」系統技術從國外引進台灣,2013年完成建置,並在2013年12月30日轉換、2014年1月2日正式啟用。
ETC技術是利用「自動車輛辨識」、「自動車輛分類」、「影像執法」三種技術來保證ETC的正確性。「自動車輛辨識」是利用紅外線感應,當車子穿過收費站,會自動感應並且扣出儲存的款項。「自動車輛分類」是利用地板的測試確定車輛的大小,以免有大車冒用小車逃漏規費。「影像執法」是只如果有任何突發狀況,包括車主裝置失效,感應器故障。用數位攝影機並且電腦分析可以記錄車牌,以作為收取規費的依據。利用這三個技術保證ETC的絕對穩定。
ETC系統中產生的大量數據就是Big Data, 如果能將相關資料去識別化後提供分析應用, 不會造成駕駛行為被監聽、監控甚至是位置追蹤的恐懼感, 即可提供真正的價值而不侵犯消費者。不過, 如何找出適當的運作模式, 而不會造成民眾的反對, 還是需要有專業團體花一段時間研究才可能達成的.
進一步參考網址如后:
http://www.mem.com.tw/article_content.asp?sn=1408060016&page=2
http://xlgroup.com/~/media/91c530105fa44dcaa1c2e06ad6c9dd03.pdf
http://wenku.baidu.com/view/ac8df3176c85ec3a87c2c5d2.html